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17年10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风土
2017年10月12日

郑东郑采:联璧文章贯九州

陈汉莉

 

湖井村位于白湾山东南,历史悠久,是一个较为闭塞的小山村。湖井有个龙潭,宋元时期称碧潭,为原蒲门(湖井旧属蒲门四都之53都,今属赤溪信智)十景之一。“湖井三溪口,金银三百斗,谁人能得金银去,还你纱帽九十九。”湖井因了龙潭的传说而成为附近一带的风水宝地,神话传说,加上风水说,自古以来便赋予湖井极其神秘的色彩。元代诗人郑东、郑采两兄弟就出生于这个古老的小山村。

出身官宦之家,却因政局跌宕,家道中落,飘零异乡,郑氏兄弟一生郁郁不得志,却依然不失其士大夫之气质,于乱世更彰显其个性。

 

家学渊源  出身世家

民国版《平阳县志》卷四十五《神教志》载有:“郑府君庙在五十三都湖井,祀元郑东郑采。”郑府君庙,当地村民称之为诗人庙或郑氏祖先庙。

湖井郑氏祖先最早可追溯到五代末(约公元970年左右),为避战乱从河南光州固始县迁来此地,后世居于此。郑东祖父郑黼,幼时聪颖,后出仕并被宋宗室招为女婿,从此富贵显达。但郑黼行事低调,为人宅心仁厚,常周济贫穷,获乡人称赞。他在家族中排行第九十,时人称之为“九十佛”。清代平阳诗人张綦毋之《船屯渔唱》有诗云:“耆旧衣冠古道存,而今薄俗那堪论。只应九十长呼佛,不较寻常自闭门。”其中“只应九十长呼佛”就是指郑黼。郑东父郑愉,亦为博学之士,约于南宋淳祐二年(1242)壬寅科释褐进士。适逢南宋王朝灭亡,身处乱世怀才不遇,便回家乡隐居,耕读为乐,将湖井辟成一方精神上的世外桃源。

郑东(?——约1354),字季明,号杲斋。幼时聪颖好学,天资过人,受家风熏陶,博览群书。他曾两次参加浙江省举行的乡试,都因文章不符合当朝科考标准而未被录取。遂绝意功名,致力于古文辞。开始遍游东西两浙,寻师访友,最后到了江苏昆山一带讲学授徒。其弟郑采(1307-1365),字季亮,号曲全,郑东弟,秉性狷介,从不屑屈于人下。因性格孤傲,为乡里所不容,曾受家乡一群恶少肆意欺辱,郑采发奋自勉道:“大丈夫有须髯如戟,岂能受鼠辈欺凌!”遂离乡远游。当他途经婺州(金华),当时的肃政廉访使知其声名,欲荐为椽吏,郑采坚决谢绝。曾经,有人或劝慰他姑且随世俗而浮沉,与时势相俯仰,以缓解其怀才不遇之郁结,改善境遇,郑采也曾想改变自已处世方式,并据老子《道德经》“曲则全,枉则直”之意,自号为曲全,最终因为本性使然而未能委曲求全。

避居常熟  致力文章

郑东后来到昆山一带讲学授徒,郑采随即与其兄会合。受郑东的影响,此时已经二十四岁的郑采开始发奋通读经史子集,焚膏继晷钻研学问。夏季时,任凭酷热难耐,蚊虫叮咬,冬季,即便是鹅毛大雪的日子,他依然裹着被褥冒着刺骨严寒,挑灯夜读,孜孜不倦。郑东为之欣慰不已。他曾与人言:“将来以文章品行来光大郑家门楣的,定是我这个弟弟。”

然而,郑采却未能按兄长的意愿顺利走上仕途。他在参加省试时,皆因“持论太高”而被黜落,数次名落孙山,从此绝意科考。为安心静读,他开始移居山水秀丽的海虞(今为常熟)。海虞当地有位顾姓长者,膝下有一女,贤而慧,多年为其择婿均未有中意之人。当他一见到郑采,遂将自己的掌上明珠婚配于他。此后,郑采与其兄郑东便在常熟顾家长期寓居下去。

有一年,地方上遭遇大水灾,政府却依然按照旧例催促赋税,农户人家实在无法承受。郑采组织当地父老到江浙行中书,含泪请愿:“水灾导致颗粒无收,老百姓都已经没有口粮了,赋税再不减,就将是饿殍遍地,数万生灵要成枯骨了……”其言辞恳切真挚,感动了地方官员,因此得以减免常熟当年田赋一万五千斛。

元代文学名家贡奎子贡师泰亦以文学、政事知名,郑采久闻其名,认为他是有才之人,因此写了封长信问候他。贡师泰阅后,见其议论风生,气韵流畅,竟心生忌惮而不敢接见他。郑采性格刚烈待人却大度宽容,曾有人因妒忌他才学虚构篇章以此攻讦,他泰然置之。后来此人遭遇困境,郑采却不计前嫌邀他共餐,得知其经济窘迫还周济以银两。

希世之士  并以文鸣

郑东郑采兄弟二人在常熟以授徒为生,才学颇得地方认可。郑东与杨维桢、郭翼、陈高、顾瑛等交好,顾瑛当时在其别墅兴办草堂雅集,汇集了以杨维祯为代表的一大批吴中名士文人。郑东亦是草堂雅集的座上宾,与吴中的文人皆有诗词唱酬,杨维祯对郑东诗文颇为称赏,他在《郯韶诗序》和《郭羲仲诗集序》中加以举例,认为是继李孝光、张雨诸人而起之东南名家。

曾经,翰林学士欧阳玄很赞赏郑东才华,欲将之推荐给朝廷,因郑东突然病故而为之惋惜。宋濂谓之“二先生伯仲并以文鸣,其亦可谓希世之士乎”!又言:“杲斋之文,则气质沉雄,如老将帅师,旌旗火鼓,缤纷交错,咸归节度。曲全之文,则规制峻整,如齐鲁大儒,衣冠伟然,出言不凡,曲尽情意。然皆有台阁弘丽之观,而无山林枯槁之气。”对兄弟二人评价极高。顾嗣立谓“文宪(宋濂)斯言,深得二郑之旨趣矣。”明代学者苏伯衡曾评价郑氏兄弟:“平阳在元之世,兄弟并以文鸣,则有若郑氏。”顾瑛在《草堂雅集》中谓郑东:“后生学徒为举子业者,一经指授,皆就绳墨。作文为诗旨趣高远。”清代孙锵鸣在《东嘉诗话》评有:“(郑东)《老牧》诗何其孤介而高旷,(郑采)《去妇词》何其哀怨而悱恻也!”刘绍宽先生在《民国平阳县志》本传论曰:“东诗存者多恢奇伟异,变化不可方物;采诗则温醇雅正,循循然矩矱先民,盖别标一帜云。”

郑东文多不留稿,仅存百篇;郑采文留存也仅仅三十余篇。因遭遇元末兵乱,遗文散落各处。后郑采次子郑思先把父亲和伯父的诗文合编为《郑氏联璧集》,并请宋濂作序。朱元璋称他是“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刘基赞许他为“当今文章第一”,天下学者称他“太史公”。郑思先后来升任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又请宋濂为郑采写墓志铭(即《故赠奉议大夫磨勘司郑公墓志铭》)。关于郑氏兄弟的生平,最详细的资料也就数宋濂的序文及其为郑采所作的墓志铭了。《郑氏联璧集》共十四卷,其中郑东的文章有一百篇,诗四百八十首,郑采的文章有三十篇,诗一百首。《郑氏联璧集》今国内已无传本。顾瑛的《草堂雅集》卷七也存有郑东诗三十九首。清顾嗣立所编的《元诗选三集》也保存了郑东、郑采的三十四首诗(其中十八首并见《草堂雅集》),民国年间永嘉戴守雅从《草堂雅集》中抄录一卷,作《郑季明诗》,今收藏于温州市图书馆。

文脉传承  魂系故里

永嘉(温州旧称)、昆阳(平阳旧称)、蒲门(今马站、赤溪一带旧属蒲门四都),是故乡所在的位置,是在外游子的永世不能忘却的地名,是湖井郑氏几代人牵扯不断的故土情怀。即便是后来生于江苏、长于江苏甚至一生都不曾回到故土的郑思先及其子孙,依然谨终追远,不曾忘却故乡。

他们一生离乡背井,思乡情愫依然时时体现在他们的诗句中。如郑东在《送江阴郡博周元浩归平阳》写道:“我家亦在蒲海头,此时春酒浓如油。堪怜千里尚飘泊,恨不共买东归舟。”郑采诗的《出门膏吾车》中有:“出门膏吾车,欲登昆仑丘。昆仑在西极,我家东海头。”兄弟二人因遭遇乱世不得还乡,一生漂泊在外,却时时心系家乡,恨不得一起买舟东归的迫切心理。

这种思乡情愫在他们子孙的身上依然在延续。郑东曾把光大家门的希望寄托在弟弟郑采身上,直到郑采的次子郑思先,才算真正实现父辈寄予的期望。据永乐年间编撰的《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及《嘉靖常熟县志》记载,郑思先随父侨居常熟,历任国子监学正、磨勘司令、监察御史、四川按察司佥事、刑部郎中、福建布政使等职。郑思先才华出众,诗文俱佳,在流传的不多的诗文中,如清代朱彝尊选编明代诗人的《明诗综》卷十七,有他一首七言古诗《周尊师祷雨歌》,题款是“永嘉郑思先”。明初与刘基、宋濂齐名的金华文人张丁注解南宋谢翱纪念文天祥的散文名篇《晞发集·西台恸哭记注》里,收录了郑思先的一篇评论作跋,其落款也是“永嘉郑思先”。

对于寓居在外的郑氏兄弟,本邑文人亦不曾忘却,数百年来不断追思和怀念。四百多年后,清代蒲城诗人华栋翻山越岭来湖井,到郑府君庙拜祭二郑先生,留下一首题壁诗:“翠耸湖山正及秋,素怀瞻仰愿粗酬。高风伯仲堪千古,联璧文章贯九州。”清代平阳诗人张綦毋对于流寓他乡的前贤曾有诗云:“山从巴蜀尽南头,水是《茶经》第一流。词客独来缘好事,诗人入籍半他州。”其末句,指的就是郑东郑采以及同时代的同乡张著等人。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