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影像:从被“推着走”到文化自觉
萧云集
我最近连续参与了两期由中国摄影报与温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传奇温州”国际摄影大展邀请的国内外知名摄影家“走进温州”采风拍摄活动,从中感受到国内外知名摄影家对温州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深厚历史底蕴的喜爱与点赞,也正是通过这次活动,我亦深刻体会到了摄影活动之于地方旅游和提升群众文化水准的重要影响。
摄影术晚清时期就已经进入中国,但由于摄影器材、制作材料和工艺的昂贵价格,一直让普通群众“望尘莫及”。及至上世纪80年代,还是属于“贵族艺术”之列。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的徐肖冰先生来到温州,让这里刮起了摄影普及的旋风,邵家业、王曙等一批温州摄影人开始认识到当地人文风貌的价值。此后国内外不少摄影名家从《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旅游》等杂志上了解到温州的独特韵味,也纷纷造访拍摄。这其中,就包括香港摄影家陈复礼、简庆福先生,他们来温州楠溪江拍摄,不仅带动了港澳摄影家前往楠溪江摄影的热潮,同时也带动了温州和永嘉一大批摄影家的创作热情。
报纸与杂志出版周期相比,有短、平、快的优势,便于及时把大量国内外影展、影赛消息直达摄影人,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服务。创刊于1987年的中国摄影报,就是很多摄影人的福音。温州地区一些摄影家和爱好者不断地在这块“自己”的园地里发表作品和文章,耕耘着属于他们的摄影梦。
1996年,受美国影片《廊桥遗梦》的启发,我从人文角度重新认知、拍摄泰顺古桥,在许多媒体不以为然的情况下,中国摄影报在当年11月12日那期报纸上,率先肯定并发表了我的《浙南廊桥有遗篇》,首次使用“廊桥”一词,随后中国国家画报《人民画报》也约稿发表该专题作品。如今的“泰顺廊桥”已声名鹊起,具有了国际性的影响,现已进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当我自己的经历被拍成长达20分钟的专题片在浙江卫视、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和中国广播电视网播出后,引来了许多的朋友关心。对于拍摄、宣传廊桥的努力,让这个浙南偏远山区的泰顺县因为廊桥而引来如潮的游客时,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摄影,实践了个人梦想,也因为摄影,助推了当地旅游。我也很感谢中国摄影报,给了当年的我更多坚持下来的勇气和决心。
从2015年,由中国摄影报、温州日报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国摄影报温州读者联谊会开始,至今年4月举办结合“传奇温州”国际摄影大展的中国摄影报(温州)山水专题摄影讲习所,形式多样的活动落户温州,不仅仅是拉近了温州摄影人与专业报刊媒体的距离,更让温州切实地成为了摄影爱好者一片热土。
温州当地的摄影爱好者们得以与摄影专家面对面交流,不少来自外省区的摄影人走进温州,也一并参与到这些活动当中来,感受着摄影创作带来的新鲜感和趣味性。
仅从2010年以来的不完全统计,温州摄影人在全国影展中入选70多幅,获得2金3银6铜的好成绩,在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中有47幅入选,获得1金2银2铜;在历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中,温州共入选102幅作品,获得过3金6银17铜。1991年,我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时,温州全国会员数仅为8人,至今年5月统计,温州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已上升至286人,在温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733人,温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1614人。
2018年12月,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温州)首届“传奇温州”国际摄影大展正式启动,至今年10月15日截稿。此次大展围绕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传奇温州”的城市品牌,展示温州的各大旅游景点景区,体现温州的美景、美食、美宿、非遗文化、特色旅游商品等特色品牌,以及蕴含温州元素的摄影作品进行征集。这势必将为摄影人持续关注温州、摄影带动当地旅游带来新的契机和机遇。
而在此次大展征稿期间,主办方还邀请了国内外知名摄影家走进温州采风拍摄,举办相应的旅游摄影互动交流活动等。其中,已经完成的两次采风拍摄,有国内名家,也有来自港澳台和国外的摄影家。
6月10至13日,香港摄影家陈炳忠、彭邦、郑振耀三天时间里马不停蹄地奔赴泰顺山区,来到《采茶舞曲》的故乡,体会乡民们的热情。徜徉浙南民居胡氏大院、千年古村库村和苍南玉苍山、碗窑、蒲壮所城、世界矾都,对于他们来说,每一个角度都值得细细欣赏和纪录。香港哈苏摄影大师彭邦先生早年曾在福建省宁德地区文化局工作,他参与培育了霞浦风光摄影基地。十多年前的霞浦,一处名声响亮的旅游胜地都没有,更不用说那虽然广袤却鲜有人知晓的滩涂了。彭邦当时踏遍霞浦的岸线、岛屿、滩涂、渔村,不断寻找着最佳摄影点。在他的带动下,霞浦摄影人的作品不断亮相,霞浦滩涂也逐渐为世人所知。据了解,每年到霞浦拍摄者达到40多万人次,来自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由此推动旅游、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发展,直接带动了当地一万多人实现就业,更有“好摄者”年扔10亿元在霞浦,滩涂摄影俨然成为霞浦的“王牌”文化产业,大大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如今再看温州的苍南、泰顺,彭邦先生不禁感慨:“泰顺有那么丰富的古村落、古建筑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苍南有600多年的抗倭古城遗迹和世界矾都,还有海岸线也非常美丽,完全可以像霞浦那样,发展摄影旅游产业。”回顾近年来温州地区因摄影而逐渐发生的改变,不难发现,正是摄影人的纪录和关注,让当地政府和民众越来越明白自身“宝贝”的价值,从被“推着走”已经转变为一种脱胎换骨的文化自觉。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