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1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版:读书
2020年01月14日

我的“柴桥头”

张耀辉

 

2019年2月16号,微信公众号“柴桥头”出世,一晃就一年。

“在柴桥头,看热闹,讲故事,走回家路”。过去一年“柴桥头”推发文章360篇,有在内矾山人写(拍)的历史故事、风土人文、乡野景致,有在外矾山人发来的故乡记忆、抒怀文章、文献资料,也有热爱矾山的各界朋友创作的矾都游记、明矾印象和感想感怀......绝大多数作品图文并茂,质量稳定,原创支持,首投首发,即便转载,也经过了一些修改补充。现在已经有一千五百多人关注,且日有所增,互加“白名单”的知名公众号也越来越频。如我年末的一则微信所感,柴桥头众人拾柴,温暖抵心。

宣传矾都乡土文化,展示明矾工业遗产、讲述矿山人文故事。现在每一次推出发布,我都会精选封面,细酌摘要,注明文章出处,如知道照片作者,一定署名,这是起码的尊重,也是必须的觉悟。编好后,大多先会给作者发个临时链接。回首一年来的编辑活儿和显现给读友的这些图文,感恩作者的作品支持,感谢大家的关注阅览,也感动于自己的坚守笔耕。倘若把这三百多篇筛选成书,想必也是厚厚的一大本。这样想想,颇觉欣慰。我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工作是波澜不惊的流水账,日常生活是粗糙厚实的记事本,那白纸黑字和斑斓图文的个人公众号就如一册精装新著,让人生多了一些精彩的增添和生动的注解。

记得公众号的首篇是“4家单位成省研学教育基地营地矾山No.1”,图文并茂挂上去。我把临时链接发到自己手机另一个卡号的微信上,再认真看,发现问题,删掉。再写,再排,点了格式键,又转发到老婆的微信,让她再帮我找错字、标点、对齐和图片插入、大小和摆放,折腾了好些时间。于我来说,那次推出的No.1的确有些意思。就新闻本身。“4家单位成省研学教育基地营地”公布时矾山排第一,也是我的开篇之作,当然No.1。

“柴桥头”离不开柴桥头的故事。我采写的《柴桥头》推出后,《今日苍南》风土版发表,官宣“苍南发布”也随后推出,当地一些知名的自媒体以《柴桥头!几代矾山人的记忆》为题转发。《温州日报》、浙江省政协《联谊报》等都给予发表,加上我自己“辉常真话”新浪微博和“我心飞翔”QQ空间的链接发送,该文首日阅读量就逾万。平时,“柴桥头”公众号推出的文章,加上新浪微博,QQ空间的同步推广,每天都有上千的点击量。常常一篇文章刚发出去,远在新西兰的安生姐就会在第一时间点赞。有好多次矾山郑女士转发到国外朋友圈。有一次澳大利亚的读者反发过来给中国的朋友,问,“柴桥头上的矾山灯光秀看了没?”

一个人写、编、排、校、发、再改,有点不易。我在手机下载“微小宝”微信公众号运营助手,学会抢时间发好稿。4月23日著名歌唱家蔡大生回到第二故乡做“快闪”《我爱你,中国》,我事前事中连续跟踪,图文报道《为祖国放歌,为矾山喝彩》。4月24日点击量火爆,当天下午《中国网》和次日的《中国报道》转载发布。11月13日参加温州矾矿遗址“国保”揭碑庆典仪式,我利用参会和休息的分分秒秒,用手机捣弄了一个多小时。仪式一结束,便第一时间以《刚刚!:国保矾山矾矿遗址揭碑》发出,到了晚上连同微博,阅读量上万,并被多家媒介转用。有趣的是,一忙一赶文章竟把参会的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董姝先生写成女士。公众号发出后,我的手机立即被打爆,读友们友好地指正,笑我男女不分。也是在报道“国保”后,中国画报出版社的编辑朋友有心转给我“和建筑师一起看古建”推文《欣赏工业遗址之美》,我立马转发,及时为“国保”的宣传和保护推波助澜。

“柴桥头”除了应时应景推发文章,还有很多独家“菜肴”。正月推发张传君《此心安处是吾乡》,三月转载萧云集《矾山深处有洞天》,清明重温黄传会《母亲的葬礼》,五月发表虞文成《福德湾,世界矾都的记忆》,儿童节集合图画做了《孩子们,快乐》,七月周筠撰写《千年矾山寻名记》,建军节推荐《矾山的军房》,开学季选粹《余光中:写给未来的你》,国庆长假原创《此刻的中国》,十一月发表《叶怀欣的福德湾影像》,年末推发廖雄《埔坪埔坪》,也为贺年片《只有芸知道》首发叶匡政《有你的日子,就是我想过的日子》等。一年下来,矾山旅游、蝶变苍南、田园生活、百姓日常、地名溯源、温州小吃、函授学习、江南水乡、灵溪老街、两岸故事、南宋婚礼、藻溪记忆、道义新疆、桥墩旧事、库村民谣、马站柚子、龙港舞厅、流石栈道、印象碗窑、凤阳花海、宜山节庆、沿浦商业、张翎作品、挑矾古道、古村人家、闽南俗语等等,应有尽有。

这其中,我一次旅游(时间差)没有发稿,一次某个日子停发,两次在外没电脑和信号停发文章,一次撤销重复稿(《旗袍生媚——苍南旗袍队惊艳横店》),还有一次是部队读友提醒,我撤下(《鹤顶山古道》)一张照片,也只好也撤下文章。我还推荐了“柴桥头”发过的不少文章到一些报刊发表,我的《念父帖》,薛思雪《母亲的华岭》等在《散文选刊》和《海外文摘》上发表。从“柴桥头”涌出的文稿像潺潺流水,发出了时间的声音,也像跌向尘土的露珠,温润了粗糙的记忆。文本内外的一些故事和细节我知道,桥知道,云知道,山知道。

打理公众号,苦乐心知。一年编发的360篇图文,从各种渠道积累的海量的素材,都旨为历史留点记录,给矾山洞开了另外一扇窗户,想想也是挺有意思,有意味,也有意义。

桥是横亘,去往,沟通和抵达。我将巡护我的柴桥,到永远。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