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桥墩以“产业美”带动“全域美”
兴了产业 美了乡村 富了群众
通讯员 王仁义
近年来,桥墩镇围绕“浙南闽东生态文旅经济强镇”目标定位,积极探索实施镇村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美丽城镇“产业美”,奋力书写美丽桥墩的“小镇故事”。
桥墩镇因独特的地理和自然优势,发展出茶叶、毛竹、马蹄笋等七个万亩农业基地。以特色的种植农业,打造出农业产业发展新高地。八亩后村、南山头村、柘垟村的茶叶和黄栀子产业,腾垟的竹产业,桥墩的杨梅等水果产业以及黄坛槟榔芋等逐渐规模化、产业化。借助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着眼于小项目、小细节,精雕细琢打磨提升民宿、农家乐内外“颜值”,逐步走上品质化发展道路,促使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紧盯卤制品行业这一优势,探索特色产业带动城镇居民共富新路径。针对桥墩传统食品行业的优化提升和扶持壮大,桥墩镇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土地政策优惠帮扶、加大技改投入、规划小微园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区域品牌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桥墩特色旅游食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组建月饼行业联合党支部,强化行业协会作用,整合本地各大月饼企业与家庭作坊,统一标准、形成合作、建设基地,将小牌坊聚成大品牌,助推“桥墩月饼”品牌做大做强。建设生猪养殖基地-五凤绿色生态生猪养殖示范项目、大型草地游乐场-鹰之乐生态休闲滑草场,助推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深挖人文根脉优势,拓展产业发展新路径,让红色文化绵延传承、滋养人心。碗窑古村是融民居、古陶瓷生产线、古庙古戏台于一体,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商品经济萌芽时期以手工业工场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态,是一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五凤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值得每一个人仔细了解、认真回味。为更好地讲述五岱山的革命活动历史,桥墩镇在南山头村挖掘建设了一系列红色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