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魁北克
陈秀丽
对魁北克的最初印象,源于一则新闻,大意是闹独立,当时的反应是:加拿大这样一个貌似安定和谐的国家,也会有闹独立之事?直到今年夏天走进了这座城,才知其中缘由。
魁北克省是加拿大北部的一个省,魁北克市是该省的省府所在地,位于美丽的圣劳伦斯河北岸。我们从多伦多出发,往北行驶了数小时,才抵达魁北克市。到达时,正是艳阳高照,阳光把这座城映照得非常明亮清朗。
这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城,结构很独特,山坡把整座城分隔成上城和下城,上城在高坡上,像悬于高空中,拥有高高的城墙,是北美唯一一座带城墙的城市,也是唯一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迹保护的城市。站在上城的围墙内放眼望去,美丽的圣劳伦斯河尽收眼底,一片平川,视线毫无阻挡,河风沐浴,尤为舒畅。在上城中心的小公园里小憩,更为享受,小公园对面的城堡广场里有小型露天音乐会,浪漫的萨克斯曲渗着花草的清香悠扬飘来,歌者深情吟唱的间隙,偶尔再来个小丑逗逗乐,这就是他们充满文艺的小资生活,悠闲浪漫,富有情趣。中间就是小马路,那可是真正的“车水马龙”,骏马也风流,马车似乎比公交车还多,白马温文尔雅,黑马风流倜傥,比马车夫还抢眼。一车可坐2-3人,马车夫熟练的技术,在到处是坡度的小马路上潇洒地发挥,总是有惊无险,赢得不少惊叹的目光。
下城就在圣劳伦斯河岸边,是老城区,也是商业区,以皇家广场为中心。与其说是广场,不如称之街市,街巷纵横交织,房屋小巧且紧密,常有花丛从街面的小窗里往外倾挂,像是一盆春意从窗口倾泄而下,美不胜收。酒吧、咖啡馆较多,只要门口有块稍大点的空地,肯定会摆放几张小桌子,围坐几个悠闲的市民摇着杯子“虚度光阴”,那是一种不可复制的“欧式悠闲”,繁华却不喧哗,一种幽静祥和的美。建造于17世纪的胜利教堂就在广场的中心位置,人来人往,更显得熙熙攘攘。
广场旁有一副巨大的壁画,堪称加拿大绘画史上的经典,整幅画作在一片五层楼高、几十米宽的墙面上。据说是集魁北克省各地最优秀的艺术家于1999年通力合作而成。主要展现魁北克市17世纪的都市风情、风貌。人物比例1:1,场景栩栩如生,背景虚实结合——有些是画上去的,有些是利用房子原有的构造,比如窗户、阳台,真假难辨,很是巧妙,有很强的立体效果。站在墙角下仿佛置身场景中,有一种穿越时空的美妙之感,赢得众多游客驻足留影。
当我正陶醉其中时,导游突然发问:你们是否发现这里的房子与其他城市有所不同?仔细一看,果然有所不同。这里少有尖顶的房子,大部分是平顶的,楼梯也大多架在屋外,这点引起我们极大的好奇和关注。原来,这里是法裔聚居地,最早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早已所剩无几。1608年,法国人桑普兰发现了这片土地,并在此建立了殖民地,由此开始了法国在加拿大的殖民统治,即历史上的“新法兰西”,成为北美法国文化的发源地,也因此有了新法兰西首府“魁北克”——土著语,意为“狭窄的河流”。正因其位于圣劳伦斯河的“咽喉”地带,是加拿大东部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深入美洲内陆的重要门户,故历史上英法曾为了争夺此地而战争不断。1690年,曾击退入侵英军,保住魁北克市,但在1759年的亚伯拉罕平原之战中,魁北克市最终失守。这场号称史上最短的战争,只经历了半个小时,炮声尚未响彻便匆匆结束。战争遗址就在城郊的亚伯拉罕平原上,如今已作为“国家战争公园”保护起来。此后,魁北克市在英国的统治下,大大加强了军事防御,建筑起了高高的城墙堡垒,并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北美唯一一座拥有城墙的城市。
所以,这座城市,法兰西风味浓郁,吃的依然是法式口味,讲的依然是法语,连房子的构造都有别于加拿大的其他地方。或许是怀念,或许是抗议,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从中都能感受到一种高傲不屈的民族气节。这座城,属于文艺,也属于历史,它是优雅的,同时又是刚烈的;是温和的,同时也是忤逆的,总在不屈中寻找或期盼一种回归,所以才会有“闹独立”事件,而“独立派”在几次公投中均失败,是否可以说明加拿大又是民主的,也是得民心的?
离开魁北克时,导游指着车窗外远处的一片平原说:那里就是亚伯拉罕平原,即国家战场公园,方圆200多英亩。不消说,魁北克的历史,在那里又一次被改写。那片曾经充满枪声和血腥的土地,像一块烙在魁北克身上的巨大伤疤,伤痛已过,而伤痕永存,魁北克人永远不能也无法忘却。如今,那里已成为休闲、文化教育和赏景的好去处,可以野炊,可以音乐或舞蹈表演。当然,还有庄严的纪念碑和纪念馆,以追悼战争牺牲者。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