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元宵节
林洪海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最富有诗意的节日,人们在元宵节看花灯、舞龙灯、猜灯谜……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古代少女平时不出闺门,但在元宵节是个例外,女孩子尽可以大大方方走出家门挤进人流观花灯、看演出。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通宵歌舞,盛况空前。这正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情感,描写一对男女在元宵节之夜相识相恋相约的爱情故事,表达了男女之间的那种凄怨缠绵而又刻骨铭心的相思,情调清丽深婉,隽永含蓄,读来不免让人心生怅惘。
明末李翠微,写了一首《正宫·山渔灯犯·元宵夜曲》颇有名气:“灯如昼,人如蚁,总为赏元宵,装点出锦绣天地。抵多少闹嚷嚷笙歌喧沸。试闻今夕是何夕?这相逢忒煞奇,轻轻说与他,笑声要低。虽则是幻影堪遮掩,也要虑容光惹是非。爱煞你,果然倾城婉丽。玉芙蓉,害相思,经今日久,甫得效于飞。”此曲描述了一对有情人在元宵节甜蜜幽会的情景。特别是那位女子表现得勇敢、大胆和婉丽。据考证,李翠微是陕西米脂人,系“闯王”李自成的女儿,这更给元宵节增添了一种神奇浪漫的色彩。
元宵节又叫花灯节,自然就少不了灯联。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永乐年间,有个穷秀才,因为巧对了一副灯联而飞黄腾达。
明成祖朱棣,在某个元宵节心血来潮,便乔装出城私访。在离城不远的乡村,偶遇一位落魄的穷秀才,两人相谈甚欢。朱棣有意考考秀才的才情,便借灯节之名,出一上联,其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
秀才稍加思索,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秀才这副“拍马联”可谓对得恰到好处。联中巧妙地将明成祖的年号“永乐”嵌入联中,一语双关。不用说,此联使朱棣龙颜大悦,当即赐了落魄秀才个进士出身。
更有名的是,王安石妙对下联得娇妻的故事。年轻的王安石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高挂走马灯,征对招亲。上联是:“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考题正好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要求对上联。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并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见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两大喜事。
自古以来,元宵节就有“团圆美满”的寓意。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在御花园赏梅遇到一个宫女因思念家人却无缘得见而准备投井,东方朔非常同情,决定帮助她。东方朔在城里摆摊占卜,所有人问卦结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长安城大恐慌。汉武帝向东方朔请教,东方朔出主意:火神爱吃汤圆,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岁月悠悠,历朝历代都留下了很多跟元宵有关的风雅故事,将中国的元宵气氛渲染得精美绝伦、淋漓尽致。当我们欣赏着这交相辉映的花灯,置身于浓浓的节日氛围里,倍感生活的温馨与美好。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