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后记
陈以周
《苍南文献汇编》一共计划出版五本书,第一本《苍南乡思》出版后,我们把原先第三本《苍南书话》提到第二本来,主要考虑到编一本跟“读书”有关的书,既符合当下倡导“全民阅读”之风,又能给读者在阅读方法上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何乐而不为?
有了第一本的成功经验,《苍南书话》编辑工作显得得心应手,去年十月就已完成目录,今年五月完成转录、校对工作。因受新冠疫情等影响,出版事项无奈延期了半年,如今总算拨云见日。
全书共五辑,计六十六篇,辑名取自古籍版式术语,书籍装帧设计上也吸取了古籍的元素。辑一“天头”为“人”,如藏书家、出版人、书商等,所写人物或作者须是苍南人;辑二“地脚”为“所”,如苍南境内的藏书楼、图书馆、书店等读书场所,以及苍南人在外开的书店;辑三“版心”为“物”,所写书籍均为苍南地方文献;辑四“书口”为“得”,均为苍南人买书、藏书、读书之心得;辑五“鱼尾”即“附录”。除辑四选文按作者出生时间顺序排列外,其余四辑按所写内容时间顺序排列。
苍南地界旧属平阳,后苍南又分出龙港,但三者文脉不可分割,所以在编选时,辑一至辑四也选录了若干篇龙港书话,辑五中选录了《〈宋元学案〉与平阳学统》《平阳历代藏书家》等文,有助于读者从横向和纵向上加深对苍南文脉的了解。
关于书话的定义,本书采用的是广义的书话。其主体除了传统的读书随笔之外,还有某个藏书家,某座图书馆,某家旧书店等。笔触可以轻松地闲谈,也可以严谨地考证,但不妨碍这是一本“书之书”。据我们了解,以县域书话命名的书话集,国内还未曾见过,希望能以此抛砖引玉。
书前我们精心挑选了十张近年苍南较有代表性的公共阅读空间图片,以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当地读书风气之盛。书中数字用法除引文、书名及专业术语保留外,其余均改为中文格式。
在编选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个小小的惊喜——书中年龄最小的〇〇后作者梁航,写作时他还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但学识和文风已十分成熟老辣,可谓后生可畏,未来可期。
最后,感谢藏书家徐雁先生在百忙之中为本书赐序。还有卢礼阳、方韶毅、陈盛奖、洪振允等书友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书中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读者批评指正。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