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9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综合
2025年09月26日

我县打造“玉苍和姐”品牌

“柔性力量”架桥梁 “温情法理”解家忧

本报讯 (妇宣) 今年以来,为扎实推进家事纠纷化解“一类事”综合服务,县妇联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先、法治为基、和谐为本”的工作理念,创新打造“玉苍和姐”家事调解品牌,通过“队伍专业化、阵地标准化、服务精准化”三化联动,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域、运行高效、群众认可的基层柔性治理新体系。

织密组织网络,把调解触角伸到“神经末梢”。 一是“一支队伍”全域覆盖。构建“1+18+226”三级调解网络(1支县级总队、18支镇级支队、226支村社分队),吸纳妇联干部、网格员、女律师、心理咨询师等骨干力量500余人,实现“县级统筹、镇级主导、村级落地”的全域覆盖。特别注重专业人才储备,组建由法律、心理等领域专家组成的“智囊团”,为复杂纠纷提供专业支撑。金乡镇还创新“卫城热心嫂”品牌,联动两新组织妇联力量。二是“六种方言”精准服务。根据工作实践和群众需要,按照瓯语、蛮话、闽南话、金乡话等六种方言对“玉苍和姐”进行分类建档,用方言与群众交流,拉进距离,增加信任,提高化解实效,确保“群众方言有人懂,家长里短有人听”,让“玉苍和姐”真正成为每一位苍南妇女同胞的贴心娘家。三是“专题实训”赋能强基。开展“靶向培训”计划,联合县司法局围绕AI赋能法律服务、法律法规解读、调解技巧精讲、心理减压与人际沟通等主题举办专题培训,通过“案例研讨+模拟调解”提升实战能力。建立“随案实习”机制,轮流跟随资深调解员实地参与案件调解,切实提升调解能力,推动队伍专业化成长。

升级服务阵地,打造纠纷化解“暖心驿站”。“三有”标准全域落地,县、镇两级同步布点:县级在社会治理中心设立“一类事”受理窗口,18 个乡镇全部依托综治中心打造标准化调解室,统一“三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醒目标识、有专人值守);“吹哨报到”联动攻坚,各乡镇组建“玉苍和姐”疑难纠纷攻坚组,前端由熟悉民情的镇村妇联干部负责接待、研判、吹哨,后端由女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报到支援,形成“前端妇联吹哨、后端专业报到”的闭环模式,复杂纠纷化解效能和专业水平大幅提升;“1+5多元联动”示范升级。如钱库镇率先打造“1+5 多元联动”前台受理、后台协同机制,增设婚调特色窗口并实行长期坐班制,实现“一窗受理、多线协同”,为全县“一站式”调解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样板。

聚焦源头治理,把“情理法”调成“幸福味”。首创“帮扶资源超市”,由县妇联联合县委政法委牵头组建全县重点家庭“帮扶资源超市”,整合十余家部门的60多项帮扶措施,通过“三色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对重点家庭的有效帮扶。按风险等级将家庭划分为红(高风险)、黄(中风险)、绿(低风险)三色,红色家庭由县级部门“多对一”帮扶,黄色家庭由乡镇牵头,绿色家庭由村社跟进,帮扶主体可以在资源超市“点单”,部门“配送”帮扶资源上门,自今年下半年推出以来,已累计成功转化问题家庭30户。宜山等乡镇建立“反家暴1小时响应”机制,组建反家暴应急联动工作微信群,一旦接到家暴线索,群内立即响应,派出所、妇联、“玉苍和姐”三方联动,实现出警制止—安抚情绪——调解纠纷——走访关爱全程闭环。金乡镇建立了“网格排查--热心嫂介入--妇联跟进”的婚调“防护网” ,及时发现苗头性纠纷。同时借助智能预警系统,实现了对婚调问题的早介入、早预防、早化解。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