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肠巷 探花田 夏衙基
蒲壮所城被湮没的古地名
陈汉莉
旧时蒲门一带(华荣摄)
发肠巷
现存的蒲城金氏牌坊
最近,一条新闻引起了温州文史爱好者的关注:温州的乐清、永嘉、瑞安及平阳被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为“千年古县”,朋友圈里,平阳的朋友们更是欢欣鼓舞。
岁月的车轮滚滚前行,千年时光转瞬即逝。在古地名里,回首蒲壮所城(今亦称蒲城)那些曾烙有乡土文化的特色印记,曾经的丰富多彩,以及那些闪光和生动,随着时光的流逝、时代的变迁都已被岁月的风雨剥蚀,随之黯淡和流失……
陈桷故里——平阳厦材
平阳厦材这个古地名,如今已鲜有人知,直到2014年,因为浙闽两地的文史爱好者及陈桷的后裔对于宋礼部侍郎陈桷故里之辨,这个已沉寂近千年的古地名才重新引起两省三地(福鼎、柘荣、苍南)的文史研究者的关注。
陈桷(1091—1154),字季壬(又作季任),号无相,今苍南县马站镇蒲城人。陈桷为苍南历史文化名人、第一位探花,其一门五世显宦,几与南宋王朝相始终。陈桷后来官居礼部侍郎,《宋史》对他的评价:“宽洪酝藉,以诚接物,而恬于荣利”,宋高宗则称之为:“佳士”。对于陈桷籍贯的记载,据《宋史》载:“陈桷,字季壬,温州平阳人。”明代郑思恭在《东昆仰止录》载:“陈侍郎(桷),平阳蒲门厦材人”。民国版《平阳县志》载:“陈桷,字季任,宋史传作壬,今考从旧志,蒲门人。”等等,从宋代开始,历代的《温州府志》及《平阳县志》都有记载,皆史迹翔实,班班可考。
平阳古属东瓯国,到晋时始建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初名始阳,继改横阳。五代十国时期为吴越国辖地,吴越王钱镠因平定横阳之乱,遂改名为平阳,至今已沿袭千年。1981年,昆山以南、平阳县的矾山镇和宜山、钱库、金乡、灵溪、桥墩、矾山、马站7个区从平阳析出,另建立苍南县,从此,平阳一分为二。而苍南这七个区中的马站区,包括了现在的马站镇、霞关镇、沿浦镇、岱岭乡以及赤溪等地是原蒲门辖地,旧称蒲门三都。
厦材属蒲门三都之五十五都。民国《平阳县志》载有:“县南百五十里山南为厦材岭,厦材山又南至沙珵岭皆与福鼎分界……蒲门城即旧厦材,有市,旧志称蒲门镇。”唐代开始在此建立蒲门戍,宋代建蒲门寨,明代建蒲门所城(后又改蒲壮所城,今亦称蒲城),清代,蒲门属平阳十乡之一的招顺乡(当时辖有蒲门四都),光绪三十四年(1908)颁布城镇乡自治章程后,蒲门设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平阳县设6区,蒲城属第六区(蒲门),为蒲城乡,1981年苍南建县,蒲城公社属苍南马站区。
随着时代变迁,蒲门地区建制不断变化,古厦材版图随之不断缩减,只在蒲城西南厦材山下仍保留一个村名:厦材村,解放后因本地方言谐音简化为“下在”,现属苍南县沿浦镇。
发肠巷由来
蒲城因其地理位置险要,自古以来就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军事防御基地,其城内街巷主要围绕“田”字形而设计,整齐排列,巷巷相通,便于开展巷战和民众疏散之用。这些在这外地人看来错综复杂的巷弄,最有故事的数发肠巷(或称挖肠巷)。
发肠巷位于蒲城东南,总长不到一百米,与张道台巷与绍兴巷平行,西起于五显巷,向东北拐入小弄到张道台巷。在蒲城,发肠巷因其不堪回首往事,附近两边的建筑都不往巷子里开门,因此,很长一段时间,这里只是一条僻静的庭院人家后墙所在巷弄,人迹罕至,极为清冷。到了清代,北侧是规模宏大的蒲城大户陈树望宅院墙,西南则是五显庙后墙,东南为清代蒲城书画家金德宽宅后院。数百年来,这条巷弄就躲在豪宅人家后墙下凄冷地数落光阴,独自追忆往昔的苦痛年华。
追溯发肠巷历史,民间流传当年负责建城官员曾在此召开动员大会,原计划三年建成,当时有位负责工程的官吏,为贪功邀赏,突击施工,把原定的3年时间改为3个月,不顾民工死活,承诺三个月内建成。为防止民工对工程产生怠慢忿恨情绪,官府强制在城内东南角一片竹林处设置刑场,操用明初酷刑来威胁民工。酷刑之“发肠”,谓有“称竿缚之竿梢,彼末悬石称之”,有“抽肠”亦挂架上,“以钩入谷道,钩肠出,却被彼端石,尸起肠出”。也就是说,在竹林处设一种刑罚,因地制宜将竹子弯下来在末端挂上挂钩,将挂钩钩住犯人的肝门,然后放开竹子,竹起肠出,犯人被慢慢折磨至死,其酷烈惨状极其骇人,附近一带民工无不闻之色变。周边居民对于此刑场所在地,无不绕道而行,避之唯恐不及。
蒲门所城(后称蒲壮所城)竣工后,民间称通往竹林的这条路称为“发肠巷(或挖肠巷)”,其清冷凄凉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了民国年间,人们为避其血腥而改为“发祥巷”,但蒲城民间数百年来依然习惯沿袭旧称,相传至今。
探花田头的古牌坊
蒲城的陈桷为苍南历史文化名人、第一位探花,其一门五世显宦,几与南宋王朝相始终。陈桷得中探花后,对于其家族在蒲城东城门外玉带河边的一大片田地,当地人名之为“探花田”。沧海桑田数百年,早已不见当年的探花郎,而这一片探花田,眼看他起城墙,眼看他换旌旗,几度风云突变,到了清代中后期,探花田周边一带又立起了三座石牌坊。而这三座石牌坊均来自蒲城城内的金姓。三座贞洁牌坊同出一门,这在温州的历史上也极为罕见。
金氏节孝牌坊立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正月,位于蒲城东城门南侧护城河旁,旧时为古校场头,保存完整,雕饰精美,轮廓清晰,为蒲城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石牌坊。其他两座分别是:张氏节孝牌坊为金肇敏妻张氏(1810-1892)所立,张氏为蒲门南坪人张琴次女,张启煊之妹。于同治已巳年(1869)奉旨题旌,建坊于蒲城东门探田头河边(亦称东门玉带河边),后于文革期间被毁。
还有,华氏节孝牌坊为蒲门金敦厚妻华氏所立,道光甲申年(1824)奉旨建坊于蒲城东门外东林寺城墙下,后毁于文革期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期修建马沙公路时又被拆除基座。
其实,蒲城金姓除此三牌坊之外,民国《平阳县志》及《金氏族谱》均有记载:金敦厚之孙金传镐妻叶氏奉旨旌表建坊。然而,在蒲城民间却无此坊存在的遗迹和传说,史料里也没有详细记载牌坊所在的具体地点位置,具体原因不详。
晒谷场上的“衙门”
在蒲城东门街中部北侧,有一条狭窄的小巷,起于东门街向北通向五福巷和后英庙,长不过百米,这就是夏衙基巷。附近居民则称巷弄周边为“衙门”,在蒲城本地话里“衙门”与“黄门”同音,因此被混淆了视听,以致很长时间里本地的居民都不知这地名所代表的意义。
在夏衙基巷东侧曾有一块很大的空地长期闲置,后被辟为居民晒谷场,周边一带的孩子们就经常被大人们带着到“衙门”里去晒谷。“衙门”其实为蒲壮所城千户办公所——千户所公署,为首任千户夏文所建,所以又称“夏衙门”。夏文原籍安徽合肥,因战功授千户,世袭功勋,后为蒲门所总驻守,首任千户。他的办公场所就设在东门一带,后历经时代变迁,夏氏所设立的“衙门”废弃,人们在“衙门”遗址附近设夏衙基巷以记之,至今保留此巷名。
夏家子孙在此处繁衍生息200多年,到了清初,蒲门夏姓作为明朝将士之后,“迨顺治国初,海氛未平,徙民内迁,族民星散,避居乡野。后又遭遇迁界劫难,灾荒马乱,背井离乡,分崩离析。”蒲门迁界之后,夏氏后裔分散到现马站大姑、魁里一带屯垦开荒,散落在外。
另外,就在这“夏衙门”旧基上,曾经还走出过一位闻名浙南的名伶—蒲门生(叶良金)。明嘉靖年间,叶适后裔叶翠林来蒲城开当铺,为蒲城叶姓始祖,后在此地开枝散叶,繁衍生息。至清代,蒲城叶正春开始着手在夏衙基原址上兴建三大宅院。叶正春,人称叶老老,据说富甲一方,拥有良田千亩,但其起居节俭,为人谦和,并能周济贫困,其人其事两百年来在蒲门民间广为流传。
叶良金为叶正春长子叶守卑曾孙,历经五世叶家已由盛转衰,到叶良金这一代已家道中落,祖业凋零。叶良金幼年只读过几年私塾,因其天资聪慧,长相英俊,嗓音清亮而又粗通文墨,后学戏唱曲成为一位出色的生角。民国温州人黄一萍在《温州之戏剧》中称:叶良金“演剧出神入化,迄今犹为人传赞不替。”坊间公认其为“温雅风流,有文人学士之风致,实伶界之泰斗”。
关于蒲壮所城的布局结构,当地民谣有:“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七庵堂,东西南北十字街,廿四古井八戏台”,在这里,除了发肠巷,还有几条最早建成并具有代表性或特定历史意义的巷弄,如社仓巷,位于城内西南角,明代蒲门所城后备设施区域,为防灾荒而设置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粮仓所在地。民国《平阳县志》记载:“嘉靖八年令各抚按设社仓,令民二三十家为一社。”“蒲壮义仓在五十四都蒲门所城内旧公馆旁,厅一间,东西廒各一间,四围墙垣,本都省祭徐日盈立石记之,久废”。铁械局巷,位于城内西南角,与社仓巷平行,为蒲壮所城军需库所在地。马房巷,位于城内西南角,曾设有蒲壮所城养马之处,故名。另外还有张道台巷、校场头、陈桷巷、天灯巷、跑马道等众多密集逼仄的巷弄,都散落着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和大大小小的院落,就在那些迷离的社区巷闾之间,却曾经隐藏着昔日的风云人物、文化俊贤以及闺阁才女,他们早已被岁月掩去自身风华,或隐于柳暗花明之间,或深居书斋默默地耕耘在不求闻达的字里行间,被如今的人们相忘于江湖。
蒲城民谣里的八庵堂,则指的是东庵、南庵、西庵、光福堂、香山庵、尼姑洞、景福寺等,有些甚至始建于唐宋年间,到了明代更是进入繁盛时期,反映了作为明代卫所、重要的军事基地兵士人口构成的繁杂以及移民文化中信仰神祇不拘一格、丰富生动的民俗文化,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